AATCC15—2002耐汗?jié)n色牢度
閱讀:2143 發(fā)布時間:2011-3-4
AATCC15—2002耐汗?jié)n色牢度
1.目的及適用范圍
1.1這一檢測方法是用來檢測在酸性汗液的作用下,著色物質(zhì)的色牢度。此法適用于染色的、印染的或是其它的形式的有色物質(zhì),如纖維、紗、和一些織物。
1.2 RA52委員會所從事的工作與一些有限的工作相關。在這之前有酸性、堿性檢測。但是結(jié)果這些檢測技術被取消了(見13.1)。
2.原理
2.1有色的織物樣本以及其它的纖維材料在模擬的酸性汗液中浸濕,然后進行擠壓和在逐漸增大壓力的情況下慢慢干燥。在條件控制好以后,再評價其顏色的改變,并對于其它的纖維作顏色的改變評價。
3.術語解釋
3.1色牢度,n一在生產(chǎn)、檢測、和使用這種材料的環(huán)境中,由于一種材料暴露在相應的條件下,這種材料所表現(xiàn)出來的保持顏色的持久度,或是著色劑的性質(zhì)的穩(wěn)定性。
3.2汗液,n一汗腺分泌的一種鹽溶液。
4.安全防范措施
注釋:這些安全措施只供參考。在測試過程中只起到輔助作用,不必*照作。在測試過程中,使用者有責任采用安全的、恰當?shù)募夹g來處理樣品。廠商必須提供詳盡的細節(jié),諸如材料的安全數(shù)據(jù)表等,以及其他廠商的建議。同時還必須附有所有的OSHA標準和規(guī)則。
4.1測試工作者必須具備很好的試驗操作技能,同時在試驗場所要佩帶安全眼罩。
4.2小心使用所有的化學試劑
4.3觀察浸染機的安全保險。在襯墊上的保護裝置不能取掉。確認在所有的夾點有良好的保護裝置。對于機動浸染機,推薦使用腳控裝置。
5.儀器、材料和試劑
5.1 AATCC汗液檢測液,汗液計或是等同的裝置(附帶塑料或是玻璃盤和這些裝置)。見13.2章和圖1、
圖2。
5.2對流烘干機。
5.3精桷度為正負0.001克的天平。
5.4 10號多聚纖維檢測紙或是FA(見13.3)
5.5精度為正負0.01的ph計
5.6 9級AATCC型彩色轉(zhuǎn)移度計和染色灰度計(見13.4)
5.7顏色改變灰度計(見13.4)
5.8絞擰機(見13.5)
5.9AATCC型白色打點紙(見13.4)
5.10酸性汗液
圖1 AATCC耐汗測試儀
6.試劑的制備
6.1制備酸性汗液:在1升的燒瓶中裝上一半的蒸餾水,加入以下物質(zhì):10±0.01克的氯化鈉、1±0.01克的乳酸,USP85%,1土0.01克的(磷酸鈉、磷酸二氫鈉和磷酸氫二鈉,0.25±0.001克的1組氨酸鹽酸鹽,并使之*溶解。然后把燒瓶中加入水使總體積是一升。
6.2用PH計0測定6.1的溶液的PH值,如果其PH值不在4.3土0.2的范圍內(nèi),棄去所配的試劑,再重新配制,配制時保證所有的組分的質(zhì)量。由于PH試紙不準確,不推薦使用PH試紙測定PH值。
6.3不要使用配制后放置三天及三天以上的汗液溶液(見13.7)。
7.核查
7.1對于儀器設備進行不時的的檢查并記錄結(jié)果于高記錄表中。下面就是避免錯誤結(jié)果的做法和注意事項。
7.2對于作為標準樣品的,染色很濃的、浸汗處理的布條,應在室內(nèi)并在中等可見度的情況下使用,并且用三個樣本作汗水檢測。應定期進行垂直檢測,并且每一次檢測時都要使用新的或是沒有染色的紡織品。
7.2.1不一致的顏色遷移說明是如下原因造成的:不正常的浸潤過程,或是由于檢測器中的布條打折而引起的受壓不均一。出現(xiàn)這樣的情況就應檢查浸濕過程,并確認是否水平,或是檢查此過程是不是嚴格遵守規(guī)程。此外還要檢查所有的布料薄片,以確認它們是否平整。
8.測試樣品
8.1樣本的編號和尺寸
8.1.1剪6X6土2厘米的樣本,和同樣尺寸大小的復合測試織物。不要使用邊緣連在一起的的檢測布,因為這會導致邊緣的變薄,進一步導致檢測過程中的壓力不均一。
8.2樣品的制備
8.2.1使用時把復合測試織物,放在檢測樣本上或是和樣本逢合在一起。沒有染色的原始樣本以及復合測試織物將待檢測的樣本夾在中間。
9.過程
9.1把每個樣本(8.1和8.2中制備的)放在9厘米的直徑和2厘米的濃度的培養(yǎng)皿中。加入新配制的汗液直到汗液的深度為1.5厘米。把樣本放在中間浸泡30±2分鐘,并在浸潤的過程中間或地振動以保證*浸潤。難以浸潤透的織物,則采取交替浸潤樣品的方法,并把浸潤的樣本放人擰絞機直到其被汗液*浸潤。
圖2
汗?jié)n測試儀
9.2過30±2分鐘以后。讓布條樣品從垂直于擰絞機軸的方向進入擰絞機(所有的布條同時通過)稱量每一布條和重量,確認其重量是它原始重量的。2.25土0.05倍。由于有的紡織品在通過擰絞機的時候不能吸附一定的汗液。這樣的樣本則應在染色以后使用白色AATCC打點紙(見13.4)。由于染色度是隨保留的溶液的量上升而上升的,為了得到給定結(jié)構(gòu)材料的一致的檢測結(jié)果,則要提取每一個樣本的結(jié)果。
9.3把每一個檢測樣本放在一個做了記號的樹脂或是玻璃表面皿上,使布條的排列方向和盤的長方向保持垂直。
9.4可利用的儀器
9.4.1 AATCC汗液檢測儀
把樣品平均分配在21個盤里,并把玻璃盤放于汗液檢測器里。不管樣品的編號,把21個盤放在一起。在把zui后一個盤放到頂端位置時,把兩個盤用平衡彈簧固定,在頂部放上3.63物,使得在壓板下的總重量達到4.54千克。并扭動螺絲釘來固定壓板的位置。去掉重物把21個盤一起放人烘箱。
9.4.2汗液檢測液把樣本平均分配在21個盤里,然后把盤放在汗液檢測儀中。不管樣品的編號,把21個盤放在一起。盤放在有固定金屬片指示標和另一端可移動的指示標之間的垂直位置。調(diào)節(jié)螺絲使之產(chǎn)生4.54千克的壓力。用一個螺絲固定樣品。去掉壓力表把樣品放人烘箱。另一個樣品單元加人另一個測量單元,并重復裝載過程。
?
9.5在烘箱中,控制溫度38±1 度 ,加熱負載的樣品單元,時間為6小時土5分鐘。定期檢查烘箱的溫度確保在檢測過程中的溫度不超過要控制的溫度。
9.6把檢測器樣品從烘箱中取出,并把樣品分批,把多聚纖維分出,并分離相似的紡織品。把多聚纖維織品和樣品分開放在金屬絲網(wǎng)篩放置一夜,控制環(huán)境條件(溫度為21±1度,相對濕度為65土5%)。
10.評價
10.1總體評價—不很滿意的耐汗色牢度,這可能由于被染色物質(zhì)的色料擴散和色帶漂移而引起的。也應指出,顏色的相反變化也不會出現(xiàn)明顯的色料擴散。另一方面有色料擴散但是沒有明顯的顏色改變?;蛘哳伾母淖兒蜕蠑U散都存在。
10.2用灰度或是色變量化樣品的實驗效果(在評價過程1中討論了這種方式的如何使用)
5級—可以忽略或沒有變化,等同于灰度等級5。
4.5級—顏色變化等同于灰度等級4—5。
4級—顏色變化等同于灰度等級4。
3.5級—顏色變化等同于灰度等級3—4。
3級—顏色變化等同于灰度等級3。
2.5級—顏色變化等同于灰度等級2—3。
2級—顏色變化等同于灰度等級2。
1.5級—顏色變化等同于灰度等級1—2。
1級—顏色變化等同于灰度等級1。
1.1這一檢測方法是用來檢測在酸性汗液的作用下,著色物質(zhì)的色牢度。此法適用于染色的、印染的或是其它的形式的有色物質(zhì),如纖維、紗、和一些織物。
1.2 RA52委員會所從事的工作與一些有限的工作相關。在這之前有酸性、堿性檢測。但是結(jié)果這些檢測技術被取消了(見13.1)。
2.原理
2.1有色的織物樣本以及其它的纖維材料在模擬的酸性汗液中浸濕,然后進行擠壓和在逐漸增大壓力的情況下慢慢干燥。在條件控制好以后,再評價其顏色的改變,并對于其它的纖維作顏色的改變評價。
3.術語解釋
3.1色牢度,n一在生產(chǎn)、檢測、和使用這種材料的環(huán)境中,由于一種材料暴露在相應的條件下,這種材料所表現(xiàn)出來的保持顏色的持久度,或是著色劑的性質(zhì)的穩(wěn)定性。
3.2汗液,n一汗腺分泌的一種鹽溶液。
4.安全防范措施
注釋:這些安全措施只供參考。在測試過程中只起到輔助作用,不必*照作。在測試過程中,使用者有責任采用安全的、恰當?shù)募夹g來處理樣品。廠商必須提供詳盡的細節(jié),諸如材料的安全數(shù)據(jù)表等,以及其他廠商的建議。同時還必須附有所有的OSHA標準和規(guī)則。
4.1測試工作者必須具備很好的試驗操作技能,同時在試驗場所要佩帶安全眼罩。
4.2小心使用所有的化學試劑
4.3觀察浸染機的安全保險。在襯墊上的保護裝置不能取掉。確認在所有的夾點有良好的保護裝置。對于機動浸染機,推薦使用腳控裝置。
5.儀器、材料和試劑
5.1 AATCC汗液檢測液,汗液計或是等同的裝置(附帶塑料或是玻璃盤和這些裝置)。見13.2章和圖1、
圖2。
5.2對流烘干機。
5.3精桷度為正負0.001克的天平。
5.4 10號多聚纖維檢測紙或是FA(見13.3)
5.5精度為正負0.01的ph計
5.6 9級AATCC型彩色轉(zhuǎn)移度計和染色灰度計(見13.4)
5.7顏色改變灰度計(見13.4)
5.8絞擰機(見13.5)
5.9AATCC型白色打點紙(見13.4)
5.10酸性汗液
圖1 AATCC耐汗測試儀
6.試劑的制備
6.1制備酸性汗液:在1升的燒瓶中裝上一半的蒸餾水,加入以下物質(zhì):10±0.01克的氯化鈉、1±0.01克的乳酸,USP85%,1土0.01克的(磷酸鈉、磷酸二氫鈉和磷酸氫二鈉,0.25±0.001克的1組氨酸鹽酸鹽,并使之*溶解。然后把燒瓶中加入水使總體積是一升。
6.2用PH計0測定6.1的溶液的PH值,如果其PH值不在4.3土0.2的范圍內(nèi),棄去所配的試劑,再重新配制,配制時保證所有的組分的質(zhì)量。由于PH試紙不準確,不推薦使用PH試紙測定PH值。
6.3不要使用配制后放置三天及三天以上的汗液溶液(見13.7)。
7.核查
7.1對于儀器設備進行不時的的檢查并記錄結(jié)果于高記錄表中。下面就是避免錯誤結(jié)果的做法和注意事項。
7.2對于作為標準樣品的,染色很濃的、浸汗處理的布條,應在室內(nèi)并在中等可見度的情況下使用,并且用三個樣本作汗水檢測。應定期進行垂直檢測,并且每一次檢測時都要使用新的或是沒有染色的紡織品。
7.2.1不一致的顏色遷移說明是如下原因造成的:不正常的浸潤過程,或是由于檢測器中的布條打折而引起的受壓不均一。出現(xiàn)這樣的情況就應檢查浸濕過程,并確認是否水平,或是檢查此過程是不是嚴格遵守規(guī)程。此外還要檢查所有的布料薄片,以確認它們是否平整。
8.測試樣品
8.1樣本的編號和尺寸
8.1.1剪6X6土2厘米的樣本,和同樣尺寸大小的復合測試織物。不要使用邊緣連在一起的的檢測布,因為這會導致邊緣的變薄,進一步導致檢測過程中的壓力不均一。
8.2樣品的制備
8.2.1使用時把復合測試織物,放在檢測樣本上或是和樣本逢合在一起。沒有染色的原始樣本以及復合測試織物將待檢測的樣本夾在中間。
9.過程
9.1把每個樣本(8.1和8.2中制備的)放在9厘米的直徑和2厘米的濃度的培養(yǎng)皿中。加入新配制的汗液直到汗液的深度為1.5厘米。把樣本放在中間浸泡30±2分鐘,并在浸潤的過程中間或地振動以保證*浸潤。難以浸潤透的織物,則采取交替浸潤樣品的方法,并把浸潤的樣本放人擰絞機直到其被汗液*浸潤。
圖2
汗?jié)n測試儀
9.2過30±2分鐘以后。讓布條樣品從垂直于擰絞機軸的方向進入擰絞機(所有的布條同時通過)稱量每一布條和重量,確認其重量是它原始重量的。2.25土0.05倍。由于有的紡織品在通過擰絞機的時候不能吸附一定的汗液。這樣的樣本則應在染色以后使用白色AATCC打點紙(見13.4)。由于染色度是隨保留的溶液的量上升而上升的,為了得到給定結(jié)構(gòu)材料的一致的檢測結(jié)果,則要提取每一個樣本的結(jié)果。
9.3把每一個檢測樣本放在一個做了記號的樹脂或是玻璃表面皿上,使布條的排列方向和盤的長方向保持垂直。
9.4可利用的儀器
9.4.1 AATCC汗液檢測儀
把樣品平均分配在21個盤里,并把玻璃盤放于汗液檢測器里。不管樣品的編號,把21個盤放在一起。在把zui后一個盤放到頂端位置時,把兩個盤用平衡彈簧固定,在頂部放上3.63物,使得在壓板下的總重量達到4.54千克。并扭動螺絲釘來固定壓板的位置。去掉重物把21個盤一起放人烘箱。
9.4.2汗液檢測液把樣本平均分配在21個盤里,然后把盤放在汗液檢測儀中。不管樣品的編號,把21個盤放在一起。盤放在有固定金屬片指示標和另一端可移動的指示標之間的垂直位置。調(diào)節(jié)螺絲使之產(chǎn)生4.54千克的壓力。用一個螺絲固定樣品。去掉壓力表把樣品放人烘箱。另一個樣品單元加人另一個測量單元,并重復裝載過程。
?
9.5在烘箱中,控制溫度38±1 度 ,加熱負載的樣品單元,時間為6小時土5分鐘。定期檢查烘箱的溫度確保在檢測過程中的溫度不超過要控制的溫度。
9.6把檢測器樣品從烘箱中取出,并把樣品分批,把多聚纖維分出,并分離相似的紡織品。把多聚纖維織品和樣品分開放在金屬絲網(wǎng)篩放置一夜,控制環(huán)境條件(溫度為21±1度,相對濕度為65土5%)。
10.評價
10.1總體評價—不很滿意的耐汗色牢度,這可能由于被染色物質(zhì)的色料擴散和色帶漂移而引起的。也應指出,顏色的相反變化也不會出現(xiàn)明顯的色料擴散。另一方面有色料擴散但是沒有明顯的顏色改變?;蛘哳伾母淖兒蜕蠑U散都存在。
10.2用灰度或是色變量化樣品的實驗效果(在評價過程1中討論了這種方式的如何使用)
5級—可以忽略或沒有變化,等同于灰度等級5。
4.5級—顏色變化等同于灰度等級4—5。
4級—顏色變化等同于灰度等級4。
3.5級—顏色變化等同于灰度等級3—4。
3級—顏色變化等同于灰度等級3。
2.5級—顏色變化等同于灰度等級2—3。
2級—顏色變化等同于灰度等級2。
1.5級—顏色變化等同于灰度等級1—2。
1級—顏色變化等同于灰度等級1。
10.3評價對每一種織品和原始的纖維的染色效果。用灰度法來表征染色或者是9級AATCC彩色轉(zhuǎn)移值(這個值的量化在AATCC的評價2和8中分別有討論。)
等級5—可忽略或沒有顏色遷移。
等級4.5—顏色的遷移相當于染色灰度色標上第4—5步或者相當于9步AATCC彩色遷移標度上的第4.5行。
等級4—顏色遷移相當于染色灰度色標上第4步或9步AATCC彩色遷移標度上的第4行。
等級3.5—顏色遷移相當于染色灰度色標上第3—4步或者相當于9步AATCC彩色遷移標度上的第3.5行。
等級3—顏色遷移相當于染色灰度色標上第3步或者相當于9步AATCC彩色遷移標度上的第3行。
等級2.5—顏色遷移相當于染色灰度色標上第2—3步或者相當于9步AATCC彩色遷移標度上的第2.5行。
等級2—顏色遷移相當于染色灰度色標上第2步或者相當于9步AATCC彩色遷移標度上的第2行。
等級1.5—顏色遷移相當于染色灰度色標上第1—2步或者相當于9步AATCC彩色遷移標度上的第1.5行。
等級1—顏色遷移相當于染色灰度色標上第1步或者相當于9步AATCC彩色遷移標度上的第1行。
11.實驗報告
11.1對復合測試樣中每個織物的色變等級和沾色等級作出報告,對所使用的沾色評估工具(灰度沾色卡或AATCC色轉(zhuǎn)移卡)作出報告(見13.4)。
12.度及誤差
12.1度。一種始于1997年的方法一直用來確定本測試實驗的度,直到用統(tǒng)計技術來確定其度方法的問世。即對比本實驗室或其他實驗室中所有測試結(jié)果來確定其度。
12.2誤差。耐汗色牢度只在測試方法程度上定義,還沒有*獨立的方法確定其真實值。作為一種估計的方法,不能確定其誤差。
等級5—可忽略或沒有顏色遷移。
等級4.5—顏色的遷移相當于染色灰度色標上第4—5步或者相當于9步AATCC彩色遷移標度上的第4.5行。
等級4—顏色遷移相當于染色灰度色標上第4步或9步AATCC彩色遷移標度上的第4行。
等級3.5—顏色遷移相當于染色灰度色標上第3—4步或者相當于9步AATCC彩色遷移標度上的第3.5行。
等級3—顏色遷移相當于染色灰度色標上第3步或者相當于9步AATCC彩色遷移標度上的第3行。
等級2.5—顏色遷移相當于染色灰度色標上第2—3步或者相當于9步AATCC彩色遷移標度上的第2.5行。
等級2—顏色遷移相當于染色灰度色標上第2步或者相當于9步AATCC彩色遷移標度上的第2行。
等級1.5—顏色遷移相當于染色灰度色標上第1—2步或者相當于9步AATCC彩色遷移標度上的第1.5行。
等級1—顏色遷移相當于染色灰度色標上第1步或者相當于9步AATCC彩色遷移標度上的第1行。
11.實驗報告
11.1對復合測試樣中每個織物的色變等級和沾色等級作出報告,對所使用的沾色評估工具(灰度沾色卡或AATCC色轉(zhuǎn)移卡)作出報告(見13.4)。
12.度及誤差
12.1度。一種始于1997年的方法一直用來確定本測試實驗的度,直到用統(tǒng)計技術來確定其度方法的問世。即對比本實驗室或其他實驗室中所有測試結(jié)果來確定其度。
12.2誤差。耐汗色牢度只在測試方法程度上定義,還沒有*獨立的方法確定其真實值。作為一種估計的方法,不能確定其誤差。